25年了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仙剑奇侠传,由一款单机游戏,进化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泛娱乐IP之一,涉及影视、舞台剧、漫画小说、卡牌桌游等多个领域。

但是,近年“仙剑IP”在最为重要的游戏和影视两大领域都遭遇到了滑铁卢。

游戏《仙剑奇侠传6》口碑崩盘;

剧集《仙剑云之凡》成了烂剧;

再加上多部新作前途未卜,真是不禁让人感慨和迷惑。

仙剑IP到底出了什么问题?

90年代初,由于制作《大富翁》系列游戏大获成功,一个叫姚壮宪的男人在服完兵役后,正式加入到了游戏公司大宇资讯,并得到了公司高层的重视。

这时候他想要打造一款角色扮演类游戏,在总经理李永进的支持下,他与张毅君、谢崇辉等人一起制作出了《仙剑奇侠传》(下称“《仙剑1》”)DOS版。

有了《仙剑1》所带来的利润,本来在台湾地区的大宇有了进军内地的资本。

2001年,姚壮宪的伙伴张毅君去到了上海,成立软星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,主要负责游戏制作的环节。

还有一位重要的伙伴谢崇辉则留在了台湾。

谢崇辉眼看姚壮宪远在北京,便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制作《仙剑2》。在制作《仙剑1》的时候,他曾和姚壮宪对剧情结局产生分歧,史称“灵月之争”。

主创团队内部矛盾对仙剑IP有着巨大的影响。

姚壮宪的原计划是让张毅君负责《仙剑2》的制作,没想到在台湾总部的谢崇辉却近水楼台先得月,抢到了《仙剑2》的制作权。

第一场内部斗争就此展开。

结果是姚壮宪夺回了制作权,毕竟他才是公认的“仙剑之父”。

而谢崇辉带着他的团队集体辞职,留下了《仙剑2》的半成品。

为了挽回口碑,大宇想要尽快推出《仙剑3》,好让大家早日忘记《仙剑2》。

原本姚壮宪授意张毅君制作的《仙剑2》雏形,变成了《仙剑3》。

仅仅半年过后,张毅君完成了任务,由于游戏口碑销量都非常出色,他的功劳也开始与姚壮宪相提并论,以至于后面有了谁才是真正的“仙剑之父”的争论。

抛开游戏性方面的问题不谈,就说《仙剑3》拓展了整个仙剑世界的世界观设定,对于“仙剑IP”来说至关重要。

可以说,没有《仙剑3》的成功,仙剑可能早就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。

大宇没有把眼光局限于游戏,在21世纪初,对于仙剑改编影视剧的念头就已经有萌芽了。

趁着《仙剑奇侠传》带来仙剑热潮,大宇准备用游戏《仙剑4》趁热打铁。

《仙剑4》的口碑甚至超越了《仙剑3》,可惜,当时的游戏市场环境盗版猖獗,封神的作品并没能给张毅君的软星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带来多大的帮助。

仅仅在游戏发布一个多月后,上海软星科技宣布解散。原来张毅君一早就想好了,做完《仙剑4》后,就离开大宇。

姚壮宪曾试图挽留张毅君,遗憾无功而返。

后来,张毅君自己创立了公司,炮制出了质量不错的游戏《古剑奇谭》,并改编成了电视剧,成为了一个仙侠潜力IP。

当初制作《仙剑1》的团队分崩离析,整个中国游戏界仿佛经历了一场地震。

反正关于上海软星的解散,当时网络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言,有说张毅君想要抢“仙剑之父”的美誉,有人说大宇不厚道逼走张毅君,各种流言组合起来,剧情都能拍出一部商战片了。

游戏迷们感叹,《仙剑4》再无仙剑。

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,仙剑IP仍然风光无限。

2011年,姚壮宪带领北京软星科技的团队,开发出游戏《仙剑5》,保持着仙剑IP两年出一部游戏或影视大作的节奏。

只是没有了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,制作出来的游戏也不复当年之勇。

2013年推出的《仙剑5前传》,口碑两极分化;

2015年推出的《仙剑6》,直接惨败收场。

多数仙剑迷是失望的,危机也在不知不觉中彻底爆发。

前面是《仙剑online》宣布停服,紧接着是继《仙剑1》班底的解体之后,大宇的又一场大型变故。

一个合理的猜测是,唐人想要让胡歌、刘亦菲等原班人马回归,但今时不同往日,都已经是位居一线的演员们很难配合档期,导致电影版项目一拖再拖。

双方反目成仇,归根结底还是“利益”二字。

大宇不想白白错过一笔巨款,让唐人“白嫖”一部电影,于是选择翻脸。

官司还没打完,因为剧版《仙剑5》的问题,大宇再一次和唐人闹上法庭。

该游戏表面上不是仙剑,实际上是采用了电视剧的部分内容。

大宇肯定是不干的,于是和唐人彻底撕破了脸。

正是这一天,大宇提出诉讼。唐人不甘示弱,反告大宇侵犯名誉权。

两个东家在打架,《仙剑云之凡》也没好到哪去,口碑收视都惨不忍睹。

结局是唐人败诉,不得再拍仙剑相关影视作品。

2014年到2016年两年间,搜索热度突然暴涨了6次。

在2015年游戏《仙剑6》、2016年剧集《仙剑云之凡》相继失利后,仙剑IP已经4年没有真正的大作推出了。

不少的骨灰级仙剑迷都逐渐失去了信心和期待。在IP满天飞的时代,玄幻仙侠世界遍地开花,观众各奔东西,仙剑跌落谷底。

被称为“姚仙”的姚壮宪仍在坚守,可是当年一起打江山的“狂徒小组”早已名存实亡,负责影视改编的唐人影视又不再有干系,大宇失去了创造出佳作的班底,仙剑IP的复兴之路,已经变得困难重重,任重而道远。

②两大问题

游戏《仙剑1》班底的内部斗争,直接导致《仙剑2》的失败。

姚壮宪和张毅君怀着对游戏的热爱,做出了《仙剑3》和《仙剑4》,大宇却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制作出精品的上海软星科技解散,导致张毅君出走,做出了竞品IP《古剑奇谭》。

惩罚了昔日的同盟,却也让仙剑的影视化道路陷入停滞。

试想如果大宇能留点余地,不是和唐人翻脸,而是联合炒作,私下达成利益交换,比如协商票房分成问题,只要让胡歌顺利回归出演电影版《仙剑》,所带来的收益绝不仅仅是金钱方面的。

导致大宇做出利益至上的决策,是另一个重要原因,缺少对仙剑IP的长期规划。

泛娱乐大IP时代的开启,要追溯到80年代,《星球大战》系列的成功令到好莱坞制片厂开始重视系列电影的开发。

90年代末,成为华纳掌门人的阿兰·霍恩开始了他的大片策略。

《指环王》系列,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,《蝙蝠侠》系列,《黑客帝国》系列,都让华纳赚得盆满钵满,整个好莱坞随之患上了“续集泛滥”的毛病。

观众对品质一般的续集逐渐感到厌倦,跳槽到迪士尼的阿兰·霍恩并没有放弃,漫威成为了他的一大利器。

负责漫威影视部门的凯文·费奇和阿兰·霍恩一样都知道,只要一部电影成功,观众就想要看续集。不过他的方式有些不太一样,他把不同的电影系列结合在了一起,组建成一个庞大的电影宇宙。

正是由于漫威电影宇宙的空前成功,全世界都注意到了IP运营的重要性。

不过真正影响到中国市场的,应该漫威电影宇宙的第三阶段,11部电影作品中,5部票房超过10亿人民币,其他的都在7亿上下。

那时候已经是2016年,大宇和唐人正在闹别扭,哪还有心思去想要发展仙剑的大IP计划呢?

如果漫威电影宇宙在21世纪初就火爆全球,刚好做出一个仙剑的大宇,或者唐人,也许会考虑到,仙剑的影视化不是拍一两部电视剧完事。

仙剑IP不是生在大IP时代,也注定了大宇原先的规划布局与当下的时代不匹配。

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另一个国产IP的身上,那就是《鬼吹灯》。

一直到2018年,大宇才正式对仙剑做出了IP运营的规划。

《唐人街探案》和《哪吒》两大IP捷足先登,还有一个《三体》一直在酝酿,谁能成为中国的第一个漫威宇宙,还不好说。

仙剑IP绝对有着后来居上的潜力。

虽然身在谷底,但仍可以御剑飞行。

推荐内容